时间,明儿我教你做好吃的清蒸蟹。”
“嗯!”
乔若归置好行囊,洗了个舒服的热水澡,换了身居家服,下楼去。
餐桌上,有蒋奕之前提到的清蒸蟹。
乔若一面吃,一面怀疑这人的烹饪手艺开外挂了——太过美味,而她在前世,也是见识过各类美食顶级作品的人。
当晚,吃饱喝足,各自睡下。
第二天,蒋奕开车,和乔若一起到证券交易所开户,办理委托手续,随后斟酌着买了几支股票。
炒股对乔若的第一性质是职业,其次才是利益,形成这种心理,需要的是恨不得把全世界的股市案例全研究个透彻,她前世也一直在那么做,不然也不会任股市潮起潮落,自己仍稳稳获利。
香江与国内股市,是她着重了解研究过的对象,到如今,也不过是看一看短期可获利的在不在列,在就当即买下,只不过,她会掐着火候,大抵跟蒋奕同步投入金钱。
但那人做决定总是很迅速,选择的股票少,但都在她的选择之中,投入的金额则要比她重。
乔若暗暗笑着叹服。
接下来,两个人去的地方是小商品批发市场。
路上,蒋奕接上了朋友姚家华。
这人就是送胡建月到卫生室那位,虽然只见过那一次,乔若却记得很清楚。
姚家华长期在香江、鹏城之间来回走,普通话说久一点,就会带口音,粤语和英文则说的一样溜。
他和蒋奕交谈,以英文为主;和乔若沟通,则以粤语为主。这一点,乔若觉得很有趣。
到了批发市场,姚家华做向导,带着两个人到有兴趣的店面摊位前。
乔若迅速定下不少女性时装,两个男人跟在一边,丝毫兴趣也无,只是为免她被人扒包,起个保护的作用。
因为她语言方面入乡随俗,卖方不会报太高的价,砍价也容易。
下单付钱后,再加一些酬劳,卖方便帮忙把物品送到指定地点,不方便的话也能帮忙雇车。
随后的目标是手表、游戏机、录音机,乔若只走马观花似地看质量,再瞧出产厂家。
“要摸到厂家直接进货?”蒋奕问她。
“嗯。”乔若照实跟他说,“这种东西从市场拿货的话,货源不稳定,厂家就不一样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要是嫌我进的货少,价格定高一些,也不会高过市场里的批发价。我这想法没错吧?”
她有自知之明,不但打家具种地是二把刀,做小生意也是二把刀——用商人的产物股票牟利,与做二道贩子赚差价是两码事,这点认知她还是有的,哪一种都需要绝对的运气和运营能力,前者能做好,不代表从事后者不会摔跟头。
蒋奕欣赏地一笑,“没错,我进货也是直接去厂家。”
乔若笑着偏一偏头,拉着他和姚家华去看一款手表,不想卖家反感自己,用英文跟他们说:“全钢19钻,在锦市卖五六十块,这边批发价只需要十几块,我看好几次,也不知道质量是不是一样。”
蒋奕认真看了看,“质量没问题。别怀疑,这类平价的东西跟服装差价倍数差不多,因为在工厂里的性质一样,都是流水线完成,造价高不了。”
乔若抿了抿唇,“八九十年代做小商品生意暴富的人会很多,我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了解手表原理,但不了解当下的行情、造价因素,刚才一阵一阵的,消费观又乱套了。
蒋奕莞尔。
姚家华也是一乐,还轻声问蒋奕:“到底哪儿捡到的宝?英文居然也说这么好。”
“不是早告诉你了,我邻居。”蒋奕说。她会什么他都不会意外,不会探究。根本没必要。
当天,乔若入手的时装全部送到洋房的仓房。
乔若大致检查核对了一下,不厌其烦地在纸箱上做出具体标记。
蒋奕先是说她闲出病了,之后就带她到书房,让她拟出各类标签,全部帮她打印出来,再和她一起贴到箱子上。
第二天,两个人马不停蹄地游转在各个厂家之间,选定合作对象后,相互听取着对方建议选定产品型号。
谈合作都算得顺利,毕竟成气候的厂家不会散货到批发市场,但其中很多厂家的产品质量并不差,只是还没打响品牌的机遇罢了,却也因此对合作伙伴的宽容度很高。
更何况,蒋奕和乔若一样,有拟定合约迅速落实的习惯,相关细节毫不马虎,因此纵然接触时间短,给到的安全感却很大。
此外,乔若没忘记自己,捎带着用出厂价拿下新家所需的一应家电、小家电。这简单,在她自己和蒋奕的订单中扣除费用即可。
这一次,乔若投入的金额是九万多块,其中占大头的是录音机——这商品目前种类繁多,市面销售价格从一二百到一两千不等,她和蒋奕商量着选定的几款,都是性价比相对很高的:看起来很漂亮,实用功能也很过得去,只求方便携带的也有两款,顾客的选择是否上下横跳无所谓,能买就行。
要说令乔若啼笑皆非的,自然是服装。
不染指这一行业真不知道,她以前花百十来块买下的牛仔裤,批发价只有二三十块甚至更低,上衣鞋靴有这类情况的亦属常见。
没办法,款式新颖就是最大卖点,更何况,南来北往走一趟,所需要的勇气、运气成分都很大。这年月暴富的人,经年后清算起来是不少,但他们知不知晓的同行者多之又多,主动被动成为淘汰者的是大多数。
留下来的,真是很幸运的存在,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不是每一个都是蒋奕、乔若,简直是捎带着试水做做这种生意。
自然,他们再明了不过,自己比起别人,有着算得先天优厚的条件,反倒因此安安分分,规避任何影响同行的运作。
四五天而已,乔若就把清单上的进货明细这一项完成,而且目前在鹏城炒股不是当天就能见盈亏,大可以过段时间折回来,是否到羊城补货、找合作厂家,不需急于决定,为此,她和蒋奕各自贡献五百块块给姚家华。
两人请姚家华在鹏城做托运方,再折返锦市取货,送到他们的销货店面。除了五百多块的机票费、转车费,姚家华要是乐意,可以住住酒店,请旧相识吃两餐规格高的晚餐。
姚家华笑得不轻,因为跟蒋奕算是过命的交情,没有不应的道理。请客的事是必然,两个人对代为销货的人的交代,他都得原原本本告知,更不介意给出自己的建议。
把姚家华和托运的商品相继送走之后,蒋奕和乔若轻松不少。
接下来,自然是过海到香江。
启程之前,乔若接到薛青的电话,聊了不短的时间。
聊到中途,薛青有些没好气地提起一件事:“仝莹莹每天都来找我们,打听你到底去了哪儿,我们都没说,她就在柳叶胡同四处走,四处问。”
乔若开玩笑,“要是她是个男的,还以为她满世界追着我跑呢。”
“真那样还好点儿,但她现在古里古怪的,指定是记你上次的仇了。唉……做朋友那么久,忽然发现她不正常,若若,真对不起。”
“关你什么事儿?”乔若毫不在意,想一想,说,“明天你就联系她,说要知道的在哪儿也容易,前提是给你五百块。明说是我要你这么做的就行。”
“啊?”薛青有点儿懵,而且非常担心,“她万一找过去怎么办?她以前认识的人,前两年去了那边,混得还不错,而且不是正道上的。”
乔若说:“要的就是她来。告诉她,我现在要去香江玩儿几天,然后回来,在鹏城、羊城等她,能不能堵到我、算计到我,看她本事。”
薛青再三确认她态度后才应下,“好吧我知道了,不过我会抬高出卖你行踪的价码做家用。然后,若若,千万好好儿的呀,回来的时候敢受伤,我会恨你的。”
“傻丫头。知道了,早点儿睡,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