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狗牙 > 第15章 太平洋的另一端

第15章 太平洋的另一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平洋的另一端,纽约正值深夜。

盛滢坐在新搬的家里,喝着早已凉掉的咖啡,手机屏幕在掌心里亮了一会儿,又自动熄灭。她到现在还没有脱掉西装外套,桌上的PPT页面停在“Final Q1 Adjustment Strategy”那一页,字体大得过分清晰。

她刚从一个小型但重要的项目里出来,是收尾阶段,也是验收她是否能接住“升职”这件事的第一场战役。

她还没完全反应过来这个晋升来的有多快。

从前的上司,现在成了平级。而她从一个“做得多说得少”的分析师,晋升成了Senior Account Manager,开始要直接面对客户.

更让她意外的是,宣布晋升那天,她的直属上司——那个从不和她讲中文、在美国投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广东阿姨——在所有美国人面前,用着不疾不徐的口吻念出她的名字:“Tina Sheng, you’ve earned it.”

没有一点眷顾,没有多余解释。

就像这位阿姨一直以来的态度——我可以照顾你,但你必须先值得被照顾。

盛滢心里明白,自己是“值得”的。可她也明白,在这样的体系里,“值得”从来不是单凭努力就能换来的事。

团队新来了一个实习转正的女生,叫米娅·周(Mia Zhou)。

外形亮眼,包永远是香奈儿限量,手机壳镶了碎钻,连记事本都是巴黎买的定制皮革。她说话轻快、有点撒娇,笑的时候会眯起眼睛,精致得像美剧女主里的“最聪明的妹妹”。

“我中文也会讲啊,不过讲得不好。”米娅在茶水间对她笑着说,英语带着一丝湾区口音,“爸妈说我们以后要做世界的人,不要一直只讲中文。”

盛滢笑了笑,没有多言。

她不是不欢迎应届毕业生。只是下意识地对这种“来得太快的人”多了几分戒备。

毕竟,她自己是从数据堆里一行行爬出来的。每一个推荐信、每一场加班、每一场presentation 都是她拿“失眠”换来的。而米娅——刚毕业不到半年,已经有了和她同级的预算权限。

那天深夜,盛滢检查最后一轮报表时,突然发现一个key figure出现了不合理的跳动。

她一页页翻查,最后锁定了问题源头——米娅负责的模型有一处公式错误,拉错了参数表格。

她重新拉了一遍全表,自己检查三遍,核算一遍,又把汇报文件全部重新输出备份。

做完这一切,她坐回椅子上,手指僵硬到连咖啡盖都拧不开。

她靠着窗,夜风吹进来,裹着打印纸的气味,压得人连眼皮都发沉。

她睡了一会儿,在椅子上,外套盖在膝头,屏幕的光照着她一侧的脸,像从地铁窗外落下的月色。

她是在半梦半醒之间突然惊醒的。心跳很快,像被谁一把从温水里拽了出来。

她忽然觉得,晋升这件事,一点也不“香”。

她累得要死,数据的责任全扛在自己身上,米娅这个关系户的错误上面是不可能追究的,他们只看结果。

盛滢低头看了一眼手机,指尖滑过联系人列表,停在“邓梓健”那一栏。

没有多想,也没犹豫。

她拨了过去。

———

早上的晨会比平常紧张一些,客户那边刚敲定的融资走向临时调整,组里需要迅速给出一版新的流动性评估模型。

米娅把昨晚的文件调出来,一边听上司汇报,一边迅速检查公式。她的手指在键盘上略微发抖,指尖下的数值不安地跳动——就在第七页,她的眼神一顿。

她终于发现那一串参数公式拉错了源头。

“糟了。”她小声吸了口气,脸一下子白了。

她刚要打开源表格去改,却发现PPT早已不是她昨晚存的版本。

那处数据,已经被人改过。公式拉得精准,表格也重新美化了格式,连颜色都统一了。

她愣了两秒,抬起头,就对上了盛滢平静的视线。

盛滢不动声色地把一份纸质打印版递到她手边,低声说:“这份你先照这个看,错的地方我标了红。下次记得对一下数据表的更新时间。”

她语气没有责怪,连声调都维持着惯常的清淡。

米娅手心一热,指尖握紧了那张纸,脸颊开始泛红。

她没有说话,只轻轻点了点头。

午休时,她一反常态没有和同组其他人去吃饭,而是跑去取了自己最喜欢的米其林午餐,打包好。

她提着便当来到盛滢桌前。

“Surprise!”她轻声说,把饭盒放下,努力让自己显得自然,“我定了午饭,我经常去的那家。”

盛滢看了她一眼,又低头看那盒几乎堪比法式正餐的饭。

“你订这个给我?”

米娅点头,笑得有点慌张:“我昨天数据出错了……谢谢你帮我改,我心里其实挺不好意思的。”

她顿了顿,眼神真诚地看着她:“我知道你没说,是不想让我难堪。谢谢你。”

盛滢低头打开饭盒,沉香牛肝菌炖蛋、香草红酒烩鲈鱼、藏红花饭团……

她轻轻挑了挑眉,心想:这顿饭……大概是我今天的工资。

米娅眨眨眼,开玩笑似的离开了盛滢的办公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