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尸骨怎样?”
编剧:“.....”
司瑾想了想,又道:“还有诸神,也不知道祂们中都埋在哪,坟地环境如何,够不够干燥,或够不够湿润,我听说尸体在足够干燥或足够湿的环境里能保存很久。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那么多神,总有几个的墓葬条件符合足够干燥或足够湿的要求吧?若没完全腐烂,还有骨头留到现在,以后挖出来放博物馆,也可以让祂们买票去看看。这种死了几千年后,再看自己尸体的机缘可不多。”
编剧:“....”老大,你做个人吧。
老大坚持不做人,就是要将这段情节加进去。
“可老大,你怎么知道哪些神的尸骨留存至今?就现在的考古进度,要挖完风神记载里的所有遗址和墓葬,怎么也得三五百年打底,何况还有大量遗址在国外。”
“最新消息,其它国家也想参与风神日记的翻译,想从里面了解自己国家的古代遗址和墓葬地点,用不了三五百年。”
“那也需要几十年,我们早就拍完了,看不到结果。”
“那就抽签决定哪些神参观自己的尸骨。”
编剧:???
司瑾笑:“我开玩笑的,其实可以根据翻译出来的日记内容以及各地地形环境变化进行推演,埋的时候坟头环境是怎样的,后来几千年里又发生了怎样的地形变化,只要了解这些,也差不多能知道诸神中哪些人更可能留存尸骸。”
编剧:“....”
就算这样也还是感觉这种情节很阴间。
司瑾继续道:“一个人参观尸骸感觉还是差了点味道,几个人逛博物馆是一个人去的?可以当事神带着关系好的朋友一起去,若是参观时正好与关系不好的诸神碰上,就更有意思了。”
编剧:“....”你再这样,我们拍的还是正剧吗?
*
两河流域。
穿着白色无袖长裙的海巴夏翻阅着手里的剧本,这是她未来要扮演的角色之一。
一个落败的王女。
当私有制诞生,当权力开始世袭,之后会发生什么?
这个王女的经历无疑是典型。
与后世的王女不同,这位生于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之交的王女有王位的继承权,她也比她的兄弟优秀,但她最终没能继承王位。
因为她的兄弟是个男人,对方充分发挥了自身性别优势,击败王女,加冕新王。
海巴夏问负责回答演员疑问的编剧:“为什么文韬武略她都胜过王子,却还是输了?”
编剧道:“因为支持王子的人多。”
“那些女首领?”海巴夏更不理解了。“那些女首领为何支持王子,就因为王子与她们或她们的姐妹生了孩子?许诺来日会让她们的孩子继位?可他对每个女人都是这样许诺的,这种男人的话,真的可信?”
编剧反问:“你都能看出他的话不可信,又怎么会觉得那些女首领会相信他?”
“若是不相信,又怎会扶持他坐上王位?”
“扶持他坐上是因为他成为王,他的孩子才有王位继承权。”编剧道。“这些女首领及其姐妹与他生孩子是在他继位之前,你不是在看《风神》吗?加把劲看,看到后面你就会发现,这些女首领一个相信他的人都没有,扶持他只是想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王位继承权。目的一达到,这位新王每天最担心的事便是明天自己还能否睁开眼。”
“那他死了吗?”
“被杀了,虽然女首领们分出胜负前不会杀他,给了他辗转腾挪的空间,但能力不足是硬伤,最后还是被杀了,不过最后继位的是他儿子,儿子杀死生母,也算为父报仇。”
“儿子后来呢?”
“也被杀了,虽然你妈是奴隶,但你居然连亲妈都能杀,追随这种老大,实在没有安全感。不过问题不大,王子当初生了几十个孩子,所以上位的还是他的后人,他还是最大赢家。”
海巴夏觉得王子可能不会喜欢这种赢。“……为何是扶持王子而非王女?”
“利益不够。”编剧答。“做王的母亲和王的臣子,利益不同。”
“做王不是更有利益?”
“有没有一种可能,她们的部落酋邦是被王子和王女的酋邦击败的邦国,她们是战败者,是妾,她们的一部分族人如猪羊般被祭祀,她们没成为人牲是胜者善良,的允许一部分败者做为奴隶生存下去,如何能继承王位?”编剧叹了口气。“你不要代入现代思维,将她们与王子王女都看作人,而要将王子与王女看作人,她们看作牲畜。两个小主人为争家产打起来了,王女强大,得到的来自人的支持多,王子为破局,引入新力量,被邦国击败的奴隶族群,虽然奴隶是牲畜,但那是地位上,不是说奴隶真的和牲畜一样没有思考能力。做为牲畜的她们对此该作何反应?自然是哪个主人给得多就支持谁。王子可以与数十数百名女人生孩子,在权力财富血缘继承以及远古还没发展出嫡长继承制时,财产继承是所有孩子每人一份,这种规则下,她们生的不是孩子,是人/肉合同,王女能与这么多人签合同吗?”
“但后来变成了嫡长继承制,不再是按人头分。”
“那是分出胜负以后的事,但分出胜负前的女奴实打实吃到了肉。而且嫡长继承制出来后,因为妻是可以换的,只要你雌竟胜利,成为妻,并不被新人打下去,不仅能吃到肉,还能吃到最大的一块,虽然成功概率万中无一,但再低,也是看得见的希望。”
“看得见不等于摸得着。”
“摸得着还是精神鸦/片吗?”
海巴夏无言以对,须臾,又问:“风神为何在王女穷途末路时救她?若是因为她与拂晓相似的容貌,但风神也冷眼旁观了她的落败。”
编剧也是风神教的教徒,对这个问题倒是很容易回答:“因为那时她已经建立了风神教,要将风神教发展起来,让风神教延续下去,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尤其需要接受过教育的新鲜血液,但那个时代,能接受教育的都是贵族,贵族没有动机帮她。王女也不例外,但在权力争斗落败时,她只是一个还没咽气的死人,死者一无所有,一无所有的死者会在求生欲的驱使下接受风神教递来的救生圈,无法继承王位,但又有权力欲的她会很努力的发展风神教,自发996,甚至007,比风神本人还勤恳。认真算起来,风神教早期吸收的很多教徒都是类似出身,出身奴隶主贵族,在母系氏族与父系之交的社会变迁中落败,失去一切后为不被杀而投入风神教。”
从她们后面将风神教发展得非常好的情况来看,真没废物,都是精英。
也是靠白捡且量大管饱的精英,风神教早期得以迅速站稳脚跟。
海巴夏思考片刻。“她们的落败与风神?”
“你这个问题那些女人也问过。”
“风神如何回答的?”
“吾只是中立,而吾中立是因为吾不喜主人,不想掺和,虽然这种中立在实质上会成为对男主人的支持,但那是因为你弱,与我无关。吾做了准备在汝等最落魄时搭救确非巧合,因为吾从一开始就不相信汝等能在一个对汝等生理构造不利,对男主人的生理构造很有利的规则中取胜。”
“失败者会信?不论过程如何,风神教都是最终的受益者。”
“不信可以离开,你的兄弟在神庙门口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