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头牌是个男花旦 > 第61章 第五折:问天门

第61章 第五折:问天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3】

前往神庙的路上……

寿长生与莫管事闲聊中才晓得,原来这位老太爷竟是曾经的南派生行名角儿蒋富春!

寿长生儿时就听说过他的名字。

早在二十多年前,寿长生还没出生的时候,这个蒋富春就在灵州一带唱红了,那时候可谓是风光无二。从艺多年,他演出的足迹遍历灵州各地各县。年轻时所扮的小生、冠生、巾生等角色各个深入人心,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后来年纪大些了,他又转工大官生。唱念做打亦是挥洒自如,游刃有余,首次登台就大受赞誉。据说他的唱腔极有特色,高亢时刚劲有力,浑厚明亮,低沉时沉郁凝练,干净大方。

在寿长生的印象中,他是曾听过他的戏的。只不过那时他还太小,根本还不懂戏。只晓得一大群画着大花脸的人在台上咿咿呀呀,跑来跑去。后来渐渐长大了,寿长生懂戏了,这位曾经的名角却已经销声匿迹,极少出山。

没想到,今儿居然在这见到了!

寿长生听闻此讯,是又惊又喜。

稍一回味,那老太爷刚刚出门时那中气十足的一嗓子,寿长生当时就觉得不同寻常。如今想来,原来是他啊,难怪!难怪!

难怪红门那个唱大官生的鹿三丰也是如此出挑,原来是得了他的真传。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

百乐笙居然也是他的徒弟!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是如何结识此等人物的呢?

寿长生越想越是迷惑。

于是忍不住问了莫管事。

一问才得知,原来红门之前的班主并不是百乐笙,而是这位蒋富春老先生。将领班大权移交给百乐笙,也不过是去年年初的事情。

在百乐笙正式成为红门班主之前,红门也不叫红门。而是圆初、双喜、千禧……等许多不太知名的小戏班子的更迭产物。若要追本溯源,红门最初创班时的名字其实叫“如意”。

“如意?”

寿长生听后却疑惑道:“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个戏班?按理说像蒋富春老先生这样的名角儿,开办的戏班应该也很有名才是啊。”

莫管事解释道:“那是因为咱蒋老班主开办这个戏班的时候,正是他最拮据、最落魄的时候,公子您没听说过也很正常。”

寿长生似有些明白:“我之前听说……蒋先生当年好像是因为身体原因才会选择突然封箱退隐,如此说来,竟是真的?”

“正是。”

莫管事轻叹一声:“说来也是可惜。咱蒋老班主在他最红火的时候不幸摔断了左腿,医治了好几年也不见成效。他自知再也无法登台。最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创办的如意班。”

寿长生又是惊讶又是惋惜:“竟是如此……”

莫管事:“唉,蒋老班主壮志未酬,当时就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如意班上,本想靠此班扬名。可怎奈之前治病花费太多,身上积蓄已所剩无几。所以如意那时候在很长一段时间连戏台必备的家伙事儿都备不齐,更别说收徒了!一个戏班连日常吃喝都提供不了,谁愿来啊?”

寿长生不禁唏嘘:“竟会沦落至此……”

莫管事:“好在之后得了东家赏识,这班子才得以维持。”

寿长生:“东家?你是说……宋清舟?”

莫管事:“正是。”

寿长生明白过来,口中喃喃:“原来红门这么早就是那宋清舟的家班了啊。”

莫管事:“是啊,我们宋老爷将如意收入家班后,就出资给蒋老班主重建戏班,还慧眼识珠的替蒋先生招收了好几个好苗子。”

寿长生:“百老板就是那时候入的班?”

莫管事:“正是,不过最先入班的不是乐笙,而是鹿三丰与燕芙。乐笙是立班好几个月之后才加入进来的。他来如意班时,班里的环境其实已经比之前好很多了。”

寿长生一听这个立马问道:“那莫管事还得记他入班时是哪一年吗?乐笙他……究竟是哪一年进的如意班?”

莫管事在前面一边赶车一边仔细回想着:“哪一年……这的确是一时说不上来。小老只记得那年咱们灵州好像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个小县城的县令突然被害,当时闹挺大的。”

寿长生立即道:“乾隆四十三年年末,宿山县令寿宴被杀案。”

“对对对!没错!”

莫管事连连点头:“那就是乾隆四十三年没错!诶?寿公子您怎么记的这样清楚?”

寿长生笑笑:“我怎么能不清楚,我就是宿山人。”

莫管事“噢”地一声:“是了是了,瞧我这记性。”可话毕,他就似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不过说到这个,小老倒想冒昧问您一句。您和我们家乐笙……是不是之前认识啊?莫非……乐笙之前也在宿山县生活过?为什么我总觉得您和我们班主之间熟络的就跟老相识似的。”

寿长生:“是吗?”

莫管事:“是啊,就连平儿丫头第一次见到您时,都亲切的喊您哥哥,你们……”

“噢,我和他们呀……”

寿长生原本是想实话实说的。

可刚一开口,他就忽然想起之前百乐笙每次谈起那段经历时遮遮掩掩的样子,于是立即刹住。掂量片刻,最终道:“也不算是老相识吧,就是……有过一面之缘,一面之缘。”

“这样啊……”

莫管事对他如此敷衍的回答虽口头上应和着,但语气中明显不信。

寿长生怕他再问,于是就立即调转话头道:“哎呀那么如此说来,蒋老班主如今可算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终于熬过来了。红门如今能在灵州如此红火,还得这一大班弟子桃李满堂,不容易!真不容易啊!刚才我大略看去,如今蒋老班主的座下弟子也得有百十多名了吧?”

“不不不。”

莫管事却道:“那些都算是徒孙一辈的了,大多是乐笙与鹿三丰的弟子,并非蒋老班主亲传。蒋老班主不轻易收徒,而且收徒条件极其严苛,从开班至今,真正算是他亲传弟子的……也就不到二十人吧。不过如今,也只剩五人了。”

“只剩五人?”

寿长生满脸惊讶。

莫管事点点头:“是的,而且这五位其实您都认得的。大弟子鹿三丰,二弟子燕芙,乐笙是老三,鲁庄是老四。万里仙来的最晚,在亲传弟子中他排行十九。”

寿长生有些惊讶:“原来万老板也拜了蒋先生为师啊,那么在他之前还有十四位弟子呢?他们都去哪了?都退班了吗?”

莫管事:“不是退班,而是夭折。”

寿长生愈发惊讶了:“夭折?!该不会是被你们的那些班规……”

莫管事笑了:“不不不,那倒不至于。”

寿长生:“那是因为什么?”

莫管事:“只是因为……一些意外。”

寿长生:“意外?什么意外?”

莫管事叹了一声:“唉,天灾人祸罢了。寿公子您是知道的,像我们这个行当,没名气之前都是走南闯北的。既然是走南闯北,那就免不了在路上碰上种种意外,唉,都是命数。”

“原来如此啊……”

寿长生闻之,顿时心生怜惜:“如此看来,你们百老板能够安安生生的在班子里长大,如今还能够熬出头,还真是不容易啊。”

莫管事:“可不是嘛。”

……

当拜庙的车队终于停下。

寿长生怀着那满心的怜惜下了车。

“莫管事,你到底是谁家的?你那么爱跟着他,那你干脆去他们府上当差好了!”

这冷冷冰冰的一声。

却瞬间将这份怜惜驱散无踪。

寿长生抬眼一看到他那张臭脸,瞬间一切幻想都没有了。心里只剩骂骂咧咧……该!他不容易什么啊?他有什么不容易的啊?

你瞧瞧他那嚣张的样子!

谁能欺负的了他?

他能安安生生活到现在,还成名成角儿,铁定是因为不近人情!心狠手辣!

心疼他?

可拉倒吧!

【4】

灵州各地庙宇众多。

可最大的庙宇,还当属灵州城郊北城关外的天峰至高圣地——静月神庙。

静月神庙距灵州主城直线距离并不算很远。出了北城关,再行半个时辰也就到了。但麻烦的是……到是到了,想从天峰脚下前往峰顶拜庙,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按当地人的话说,就是神佛显灵不容易,想登天峰有“三难”!

这头一难!

就是得先过了天峰脚下那一道地势极为险要的大天堑——天门关。

寿长生对这关口再熟悉不过。

这关口是从灵州城北上的必经之路,也是最快捷的一条北上之路。若要从其它地方绕行,那都必将较之多行三倍以上的路程。

三年前,寿长生就是从此地离开灵州城前往江南游历。不久前,他又是从此地回城。行至这天门关的时候,还下了一场暴雨。

天门关附近经常疾风骤雨,天气多变的很。不过今日还不错。或许是天公也知道人间正逢新春佳节,故不再降雨。寿长生一下车,就看到暖日当空,碧蓝的天空中一丝阴云都没有。

美中不足,就是风大了些。

呼呼的朔风在天门关两边的大峡谷之间不断颠扑往复,吹得人都睁不开眼。这么大的风,今日还是走水路比较好,寿长生心里琢磨着。

众所周知。

想过天门关这道大天堑,拢共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乘马车,走建在悬崖峭壁之间的大吊桥;二是乘船,走水路横渡鸿沟江面。

陆路比较险,但胜在快捷。

水路更加安全,但却需要等船。

恰逢新春佳节。

前来拜庙的人络绎不绝,这船就更难等了。于是为了避风,寿长生先是随众人前往天门关外的行驿小坐,顺便商议出行方式。

“哎哟喂,今儿这风怎么这么大啊?”

没走几步,就听到前面有一女子娇声抱怨道。

寿长生眯着眼睛看过去,并没看清她的模样。不过听声音,倒是挺年轻的。她是谁?红门里除了曲平儿,竟还有其它年轻女子吗?

寿长生有些疑惑。

只见这女子一直跟在万里仙的身边,一路替他管着玉成的那些孩子,说话做事很有些派头。看装束打扮,也不像是个普通的丫头侍女。班子里的那些孩子,居然都喊她“姨娘”。

寿长生一路瞧着。

心里正纳闷着哪来的姨娘?

一进行驿,竟听到百乐笙也喊她姨:“苏姨,你们想走陆路、还是水路?”

寿长生愈发惊讶。

他怎么也喊她姨?

该不会,真是他什么亲戚?

“我们都可以的,百老板~”

只听那女子娇声娇气道:“其实你不用问我们,该问问寿公子的意思才是。”

寿长生脚步一顿。

随后就见那女子笑盈盈回头,冲着自己这边招了招手道:“寿三爷~快来呀~咱们可还等着您拿主意呢~”

寿长生一看到她那张脸登时愣住。

好嘛,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这女子……

竟是之前揽月楼的红姑娘,苏可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