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爷爷瞧着闻禧拎着设备箱,便主动请缨,说要帮着她用自己的小三轮送过去。
但闻禧觉得没必要,不过是几步路,何必弄得这样麻烦,闻禧想也没想地拒绝。
于是爷孙俩在门前开启了一场拉锯战。
闻禧觉得有些头疼,她也不知道自己较真个什么劲,像是有些叛逆在身上,不希望爷爷奶奶总拿她当孩子。
正当她想就此妥协,恰在这时,赵云笙开车停在路的一旁,瞧见他俩的架势,问起原因。
而后也提了一嘴,“哦,我也去莲藕厂。”
闻禧张了张嘴,刚要拒绝。
爷爷却抢了先,“正好正好,小赵,闻禧和你顺路,你顺便捎一下我们家闻禧吧。”
“……”
赵云笙今天格外好说话,“嗯。上车吧。”
闻禧:“不——”
伴随滴的一声,后备箱已经打开,再拒绝,场面就有些下不来了。
闻禧叹息一声,也不再忸怩,和爷爷道了别。把设备箱放入后备箱后,径直拉开后排的车门,却纹丝未动。
她以为是赵云笙忘记了,于是轻叩了两下车窗,再次尝试,依旧没有打开。
闻禧在这非常短的时间里,忽然想到有一种说法。
她听过一种说法,有些人会介意别人坐后排,会让人有一种当免费司机的嫌疑,觉得这是在侮辱人。
虽然这种说法闻禧不赞同,也觉得很荒唐,但没办法避免有人会在意。
像是为了验证心里所想,她尝试着拉了下副驾的车门。
——打开了!
“……”看来赵云笙也是在意的。
闻禧上了车,系上安全带,朝着赵云笙礼貌笑笑,“好了。”
车子缓缓行驶。
坐在车里,闻禧想找个话题,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只是忽地觉得赵云笙有些怪,这里距离莲藕厂一公里都没有,平日里,见他似乎也很少去莲藕厂,少有的那一次,还是前几天碰到他的那一次,那会儿他就没开车。
这么想着,闻禧也就这么问出口,“今天怎么想起来开车啊?”
赵云笙看她一眼,帅气地打了个方向盘,“今天有雨。”
“啊?谁说的?”闻禧问。
他淡淡道,“天气预报。”
“是吗?”,闻禧低头打开天气预报的app看了眼,“还真是,我都没注意。”
而后闻禧嘿嘿傻笑两声,车内的气氛迅速滑进沉默里。
好在路程不远,这样的氛围没维持太久,两人在办公楼下分道扬镳后,尴尬也随即消失。
今天的拍摄只有三个人。确切地说,在这个工厂里要采访的角色只有三个人。
除了原定的两个人,闻禧多加了一个英姐,正是王姐提到的那个体型偏胖的英姐。
闻禧一个人拍摄的经验不少,从高中得到第一个相机开始。直至大二结束,她的账号里的内容皆是出自她自己之手。
后来的大多数时候,为了提高效率,也为了提高视频效果,她会多找一个助手帮忙。
如今又恢复到一个人拍摄,多少还是会有些时候忙得不大过来。
譬如打光,现下市场上有非常便捷的打光设备,可以直接安装在相机上边。
但闻禧始终觉得,如果是vlog这样较为随性自然的视频,如此操作没有何不妥。
但纪录片它对视觉效果要求要更高,闻禧认为,传统的打光,能流传多年,是有它一定的可取之处的。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那便是麻烦。
闻禧对自己的要求一向很高,即便今天的拍摄任务只能完全自己一个人。
但用的依然是双机位,和两个补光灯。
场面看着着实要繁复浩荡一些。
这其中还涉及到大范围的移动运镜,也是在这个时候,闻禧才发觉她此刻无比想念闻子俊。
“阿姨,抱歉,您别碰那个。”
“阿姨,您稍等,我调整一下打光板。”
“这样?”一道清冽男声忽然从天而降。
赵云笙在打光板旁,长身而立,他稍微调整了下打光板的角度,恰巧打的刚刚好。
“对,谢谢你。”,闻禧笑了下,举起摄像机,而后再度进入工作状态。
原本她也不想麻烦赵云笙,但他这人只是静静地往那儿一站,闻禧却忽然发现有惊喜!
早前,王姐就和员工们打过招呼,不允许员工们在闻禧拍摄时进行聚集围观,但领导们一走,那些话又形同虚设。
闻禧本就因为人手不够,有些手忙脚乱的。
这聚集的人一多,反而加大了拍摄进程的难度,除了多了许多杂音不说,被拍摄者被这么一围观,自己的节奏也被一阵打乱。
场面差一些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
也是在某一个时刻,闻禧险些对自己产生怀疑。
团队拍摄中,围观群众的问题,一向由场务这个职能岗在维护。
可眼下只有闻禧独自一人,有些问题总是顾及不到。
但现在赵云笙的出现,这个问题竟就这么轻松解决了。
且不说他是投资商,这个莲藕厂的老板之一,他本就属于领导,就他那188大高个,眼神锐利,气质上,沉默时自带一股压迫感。
就足以让那些原本还跟着一块凑热闹的员工,迫于压力最后也只能乖乖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所以即便赵云笙什么都不做,就已经帮了闻禧大忙。
“谢谢你啊。”中途停下休息时,闻禧想了想,还是走过去和他郑重地道了一声谢。
但面前的人不以为意,只是轻飘飘瞥她一眼,语气生硬,“尽快吧,她们还要赶工期。”
“……”
哦,是她自作多情了。
嫌她拍得慢呢……
也难怪他会这样好心。
闻禧收起心思,把剩下的拍摄进行收尾。
不过后来,闻禧发现,赵云笙只是这么说,但事实上整个拍摄的过程中,他都没再催促她。
并且还格外好人地站在一旁,在她需要的时候,及时地,熟练地提供帮助。
也正因为有他的帮忙,拍摄的进程虽必预想中拉长了一些。
但仍旧赶在员工们前去吃饭前,顺利完成。
她一边收拾设备,一边瞥一眼赵云笙,心里正想着该如何感谢他才好。
等一切收拾妥当后,再抬眼时,窗外竟果真下起雨来。
这天气预报……真准。
“我还说想请你吃饭呢。”,闻禧看着这雨,犹豫不决。
赵云笙睨她一眼,轻呵,“所以你现在是想以天气不好为由,随便把我打发了?”
“不是!”,闻禧急忙解释,“这不是下雨,不方便吗?”
赵云笙:“我有车。”
闻禧脑袋木了下,“哦哦,也是,那你想吃什么呀?我请你。”
赵云笙脱口而出,“古镇的米线。”
“……”,这要求可真简单,闻禧爽快答应下来。
……
两人驱车前往古镇,雨下的不大,绵绵细雨,仿佛空气中一团迷雾。
雨中泛舟的场景,再度吸引闻禧的目光,在那一瞬间,闻禧倏然涌起,上次两人未成功一起乘坐乌篷船的回忆。
两人共同撑着一把伞。
这伞是他习惯放在后备箱一直备着的雨伞。
伞下就这么点空间,两人的距离莫名拉近的刹那间,双臂间不经意地摩擦。
闻禧能闻到他身上好闻的气息,淡淡的薄荷味。
像是一下子被卷入空气中,而后裹挟着雨水的潮气,黏腻围绕在闻禧的四周。
像是一种无形的拥抱。
一时间,闻禧的脸颊烧起来,温度迅速攀升,记忆忽然被拉回到上一次,扑进赵云笙怀里的那一次。
想到这儿,加上旁边的人存在感实在太强,闻禧的心扑通扑通地忽然乱成一团。
手攥紧包包的带子,呼吸频率波动起伏。
闻禧悄悄看过去,那张俊挺的侧脸却依旧无波无澜,仿若一直以来,都是她先自乱阵脚。
——
来到店里,两人点的依旧是和上次点的一样。
兴许是刚刚胡乱从脑海中窜出来的回忆,此刻和他面对面坐着,闻禧竟有些不好意思再盯着他看。
也是这时候,闻禧才惊觉,他们俩之间,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已经算是普通朋友的关系。
她帮他照顾狗子,赵云笙帮她搭把手。
哦,还有他不经意间的举动,李厂长同意她的拍摄。
这些你来我往,他们果真像足了互帮互助的好邻居。
趁着米线没上来的空隙,她干脆刷起手机。
闻滢十分钟前,给她发来信息,问她拍摄是否顺利。
她打了一行字,一切顺利,而后又将这几个字删掉。
轻咬下唇,而后将刚刚删掉的话变成,“早上赵云笙帮我,所以一切都挺顺利的。”
“来,你们的米线。”
“谢谢老板。”
闻禧自然而然地将手机搁在桌上。
拿起筷子的一瞬间,这才察觉到赵云笙的目光,恰巧落在她和闻滢的聊天窗口上。
“……”,幸好没说他坏话,闻禧快速熄灭屏幕,“你怎么偷看别人手机?”
赵云笙扒开一次性筷子,懒懒道,“我光明正大看的。”
“…….”,闻禧无言,也没打算和他在这事上周旋。
她郑重地和他道谢,“早上谢谢你啊。”
赵云笙吃相特别好,他吃了口米线,而后低低地嗯了一声。
两人各自安静地吃米线。
接下来的场面闻禧也有些始料未及,她也不晓得自己是怎么问出这样的问题。
两人沉默了半晌,闻禧忽然开口。
“你贵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