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人面鸟朝樊谷飞来,神情肃然地问她:“我是九天玄女的化身,响应你的召唤而来。我是智慧之神,兵器之神,符咒之神。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只要你能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什么都可以给你——计谋用试题来换,兵器和符咒用任务来换。”
樊谷认为她现在缺的不是道具,而是通关的思路,于是毫不犹豫地答道:
“我选择计谋!”
“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破除婚契对猴子的保护?请您指点!”
人面鸟于是缓缓吐出一颗明珠,那珠子在半空中开始旋转,摊开,变成一份滚动投屏的试题。
“开始作答吧。我不会限制时间,但如果你答错两道,就要明天才能见到我了。”
樊谷扫了一眼试题。
这次闭卷考的题目是十道。
都是单选题。
这些题目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普遍不太好猜,幸好她早有准备,自信地、快速地把答案填好了。
1.精怪和人通婚的传说,在世界各地都有流传,尤其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和民族会奉动物、植物甚至非生物为其起源神,守护神,这种风俗至今还有残存,通常被称为祖先崇拜或(A)崇拜。然而严谨地说,后者的定义比前者更广,后者不仅包括了祖先神,也包括了其它守护神。
A.图腾 B.氏族 C.部族
2.一般来说,多山的地方会奉猴、蛇、鸟等山林生物为守护神,而靠海的地方会奉鱼、龙、龟等水族生物为守护神。但是,一个地方有时也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信奉非本土的神,这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B)。
A.传承性 B.传播性 C.社会性
3.随着时代的变迁,制度和政策也在不断变革,但是,风俗和传说的变革往往远远滞后于制度和政策的变革,这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稳定性。越是封闭的地区,民俗的稳定性越强,人们更倾向于遵从由老旧观念和习俗支撑的无形的(C),而非新时代的成文法。
A.口头法 B.默认法 C.习惯法
4.民俗虽然具有稳定性,但一成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任何民俗文化都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变化。比如“蛇郎”类型传说,在父权时代发展出了有名的(B) ,这种以“姐妹雌竞,为争夺夫婿痛下杀手”为叙事核心的亚型,在后世知名度远远超越其原型。
A.两姐妹亚型 B.三姐妹亚型 C.以上都是
5.在精怪抢婚的传说中,通常是雄性精怪和女性人类的组合,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这可以看作原始社会男性抢婚风俗的一种折射。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婚”字正起源于男性在黄昏时分趁暗强抢女人的风俗,早期的婚礼极有可能是抢亲后再补办的,是抢亲者□□和掩饰的一种手段。我国古书《周易》有载“屯如邅如,乘马班如,(A)婚媾”,就是这种风俗的反映。
A.匪寇 B.匪贼 C.匪盗
6. 在精怪骗婚的传说中,女性往往是因为父亲或母亲随口的一句承诺,或者是因为精怪给予的一些财物、衣饰,轻易地与其缔结了婚约,而接受婚书的女性必须离家出嫁。前者反映了早期社会家长对子女的所有权,后者可看作是婚姻历史上女性“接受彩礼而让渡权利”,从婚后从母居的“ A ”过渡到从夫居的上门婚的隐喻,也是民间故事让女性变成“虚荣”代名词的常见伎俩。
A.走婚制 B.入赘制 C.群婚制
7.也有女性不接受婚书,用自己的计谋除掉逼婚精怪的传说。这些传说通常融合了“A”母题,即通过给“未婚夫”设置暗藏陷阱的考验,让其毙命。这种母题的起源应是母系氏族时期,那时的求婚者往往要通过女方家里一些体力或技术上的考验,才能入选。
A.难题求婚 B.彩礼求婚 C.考验求婚
8.方便起见,本国学者为了让大家更快地了解“蛇郎型传说”“猴女婿型传说”的特点,有时会把它称之为本土版“美女与野兽”。这个称呼简明易懂,然而鲜有人知的是,“美女与野兽”这个传说并非来自格林兄弟,而是(C)。在这个传说最早的叙述中,打动了美女贝尔的不是野兽的财富和力量,而是他的尊重,是他在城堡中事事征求贝尔意见,最终还愿意放她回家的态度。这种尊重在当代读者看起来或许虚伪,但在十八世纪,却满足了许多女性关于好丈夫的想象。
A.安徒生 B.夏尔·佩罗
C.维伦纽夫夫人(Mme de Villeneuve)和珍妮-玛丽·勒普兰斯·德博蒙夫人(Jeanne-Marie Leprince de Beaumont)
9.在历史长河中,不同文人学者也在不断赋予“美女与野兽”新的内涵,既有正面也有反面内涵。有一些心理学家对这个传说持否定态度,认为它是(C)的象征。
A.妄想症 B.恋爱脑 C.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10.撕去浪漫的童话外衣,最能反映“野兽男”狡诈邪恶本质的,莫过于“熊人公背媳妇”的传说了。在这个传说中,一只熊主动要背无桥无船渡河的十二个女子过河,女子们一开始不答应,但他一再发誓自己安分,规矩,而且先让她们挑了一个最( )的让他背过去,女子们放心了。他把十一个女子送过河之后,背上最(C)的那个,回家做媳妇了。
A.大,小 B.黑,白 C.丑,美
填完答案,提交答卷之后,人面鸟头顶上冒出了好感度+30的提示。
然后,人面鸟又吐出一个锦囊,放到她手中。
她打开来,里面是一本族谱。
她觉得眼熟,翻开来,发现那竟是她父系氏族的族谱。
她愣住了。
她问人面鸟:
“这是什么意思?”
人面鸟回答:
“这就是那猴子的护身符。”
“我只能提示到这里了。”
说完,又是狂风四起,人面鸟乘风而去。
在她离开后,刚才还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的天,很快平静了下来。
好似时间被定格,记忆被消除的路人纷纷像无事发生一样,该上香上香,该磕头磕头,该闲晃闲晃。
只有樊春芳和何如归还惊魂未定,捂着心口缓了一阵,上来一左一右地拉樊谷回去。
“看来今天不宜进庙,我们赶紧回去!”
樊谷问道:
“那……进祠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