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想读书,请您不要打扰我。”白禾留下这句话就关上侧殿门,把陆烬轩关在门外。
眼见这一幕的宫人都惊呆了,深怕龙颜大怒迁怒众人。
陆烬轩知道白禾就站在门后头,敲门说:“小白,你书还在我那,我、朕去拿给你?”
门后静了会儿,飘出一道声音:“不必了。”
白禾说完走进里间,从枕边拿起那本高帝笔记翻到沾着高帝血痕的那页。
他第一次与人交朋友,和人亲近,不知道怎样与人相处才是正确的,但现在他知道他做错了。
白禾重复阅览手里的书册,试图从高帝的经历中找到正确答案。
然而他的目光只能徘徊于一句话上无法偏移:他不需要。
白禾终于意识到,陆烬轩从来都不需要他。
无需他的协助,陆烬轩自有底气。
无需他的智谋,陆烬轩做起皇帝比他更游刃有余。
当初的话全是骗他的。
他自以为是的帮助反而成了陆烬轩的负担。
白禾不明白为何从这具身体里复生的人是自己。
他没什么抱负,亦无才能,为何是他还魂呢?
换做是另一个白禾死而复生,然后遇见愿在绝境中对他伸出援手的陆烬轩……
一想到另一个人会看见同样的太阳,白禾心口便紧得发疼。
白禾放下了书册,将自己藏进被子里。
原来不必做傀儡了的他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是去做一个真正掌权的皇帝?
他并不懂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君王。他连昨夜对陆烬轩提出的疑问都无法回答。
那做个如启国这个狗皇帝一样的昏君?
肆意取乐、左拥右抱、任性妄为?
若上辈子他愿意,太后定然支持,朝中权臣也会乐意看见他成为这样一个昏聩的废物。
可白禾宁可做一个安静漂亮如花瓶的傀偶。
白禾的心绪在迷茫中渐渐冷却,嘴角僵硬,曾经短暂出现脸上的笑容大约不会再现。
他想,他不该再做多余的事。
他不得不直面陆烬轩并非为他而留下的真相。
人不该自作多情。
做一个乖巧听话的傀儡便好。
他生于皇宫,又于皇宫中还魂复生,生死皆于此,这一定就是他的命,是对他上辈子抗拒做傀儡的惩罚。
侧殿外,吃了闭门羹的陆烬轩颇为苦恼,甚至产生了细微的“带孩子真是麻烦”的烦躁。
与此同时,白禾的心理状况又令他担忧。
白禾是他从沙漠里捡回来的幼崽,是他先招惹的,总不能嫌烦了就抛弃吧?
陆烬轩眉眼间染上躁意,在门前无声站着,直到昨天跟着白禾的侍卫前来回话。
陆烬轩暂时放弃在人家门外罚站,先去听侍卫汇报。
一个侍卫说:“禀皇上,昨日侍君在百花园与友人聚会,席间侍君那位姓温的友人反复提及何侍君,似是以何侍君与何家为例劝说侍君不要埋怨家人。接着撞见白家大公子调戏康王妃的妹妹。侍君上前处理……”
后面的话侍卫有点不敢说,怕惹得圣上发怒。
“这么巧?”陆烬轩问,“白禾做了什么?”
“侍君拿了臣的刀去扎白大公子的手,表明他不会徇私要将人送官,侍君说白大公子盗取玉佩,而玉佩出自宫廷。康王妃之妹起初不信,最后百花园掌柜出面调和,由百花园的人把白大公子送去了京府尹衙门。”
陆烬轩揉了揉额角。
另一个侍卫说:“臣等昨日去白家府上搜府也没能寻到侍君玉佩,当时白大公子不在府里,臣等怀疑是白大公子拾走了玉佩。之后听闻白大公子被人送去了府尹衙门,臣去确认了,侍君的诉状和玉佩已送达府尹衙门。府尹好像不敢审这个案子,但康王府那边已打了招呼,要告白大公子冲撞王府亲眷之罪。”
听到这里陆烬轩问:“朕是不是也要打个招呼?”
侍卫哪敢接这话,纷纷低头不说话。
“去打个招呼吧,案子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偏私。”陆烬轩说。府尹衙门听起来像是法院一样的地方,他也不打算插手白禾这桩私事,所以顺着话说。
侍卫离开不久,宫人来报康王入宫求见。
陆烬轩猜到对方来意肯定和白禾大哥有关,但他拒绝了对方见面的请求,只拿一句府尹衙门会秉公办案敷衍回应。
春天的阳光很好,温暖又不至于过分炽烈。侍卫离开后陆烬轩就搬出他的躺椅在庭中躺下,晒着太阳等白禾开门。
陆烬轩认为双方冷静一下比较好,又怕白禾觉得他不在乎,折中一下就变成了这样。
然而一直等到吃午饭侧殿那扇门始终没有开启,连窗户都没开。
陆元帅几时这样吃过闭门羹?任他有一肚子的脾气手段他也没法对小百合使,在嘱咐宫人通知邓义回宫后立即来见他之后,陆烬轩回寝殿去睡觉了。
前一日还恩恩爱爱的两位主子突然闹矛盾,今天一早才收过礼物的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些在寝宫当差的宫人大多是伺候过真皇帝的,真正的皇帝是如何喜怒无常他们深有体会。他们不明真相,在他们看来便是白禾一入宫就得了圣宠,为了白禾以前脾气十分不好的皇上收敛了很多,待下宽仁了,也不再乱撒气。
白禾更是与宫里的娘娘截然不同,白禾虽然总是冷着一张脸,但从不对宫人颐指气使。亦不像之前受宠过的何侍君那样看着像君子,其实心高气傲,总摆着副瞧不上下人的架子。
白禾出宫一趟还会给大家带礼物呢!
宫人们其实打心底喜欢白禾这样的主子。
是以眼见他对皇上置气,大家心里是为他忧虑的,深怕他惹怒皇帝从此失宠。
趁着为白禾摆膳的时机,原为紫宸宫掌事宫女的大宫女向白禾一福身道:“请侍君恕奴婢多嘴,皇上未用午膳便去睡了,奴婢们担心皇上龙体却不敢劝说,皇上九五之尊,也不能听奴仆的话。但侍君不同。还请侍君去劝一劝。”
对着精致美食全无食欲的白禾缓缓抬起眼,无甚感情的平静说:“皇上非是无知稚童,他若不吃便是不愿,九五之尊连用个膳都要受人管么。”
宫人们顿时噤若寒蝉,正在摆盘的宫女险些手抖没端住盘子。
大宫女立刻跪下认错:“是奴婢说错话了,请侍君饶恕!”
白禾摆摆手,食不知味的安静用完午膳,接着继续把自己独自关在屋里。
等收到消息的邓义赶回宫时,两人已大半日没见面、没说过话。邓义火急火燎来寝宫面圣,陆烬轩正坐在桌案后头“画画”。
黑色与朱红的墨被大片大片涂抹在薄薄的宣纸上,黑与红碰撞、侵染,彻底覆盖了早上白禾和他留下的字迹。
邓义来到近前,大着胆子往桌上一瞥,眼睛仿佛收到污染,只看到一张张涂满墨的废纸。
看不懂。
“皇上?”邓义小心翼翼出声。
陆烬轩没有抬头看他,只是说:“一个月三千两,白禾到司礼监跟你学,先学三个月。”
邓义惊得嗓子差点劈叉,本就尖细的声音显得刺耳:“学、学什么?!”
陆烬轩抬眼,充满压迫感的目光落在邓义脸上:“司礼监做什么,他就学什么。”
邓义登时惊出冷汗,跪了下来:“皇上……司礼监全是奴婢这样的阉人,侍君金贵之躯怎可……”
陆烬轩打断他:“一个月五千。朕的意思是这钱只付给你一个人。”
这是钱不钱的事吗?
让后宫妃嫔去司礼监跟太监学处理政务,他们皇上决定“名留青史”啦?
这几天才看出点明君相,怎么一跟侍君闹别扭就打回原形?!
“请皇上三……”
“一万。去找侍君拿钱,明天开始上课。”陆烬轩强势道,“这是命令。”
邓义只得俯首:“奴婢遵旨。”
陆烬轩放下笔,对着满桌“画作”叹气。
把小白送去培训班,他就没时间来给自己上课了吧?
一门课还不够,白禾这么聪明,可以多报几门。
陆烬轩思忖着喊住正要退下的邓义:“朕能不能请沈少傅来给小白上课?能教皇子读书的人应该很厉害吧,他擅长什么?能教小白吗?”
好不容易安抚住心脏的邓义汗如雨下:“回皇上,沈少傅素有才名,又得沈太傅真传,才高八斗,无论诗赋、策论皆是上乘。但他名为太子少傅,能教皇子,断不能单独教导侍君。内阁及外朝诸臣绝不会认可。”
陆烬轩想了想,“那这样,让已经到年龄的皇子都去跟沈少傅读书,小白就跟皇子一起,上午去少傅那儿,下午去司礼监。给你的钱不变,还是一万。沈少傅那给三千。”
这回邓义非常自觉和配合:“谨遵圣旨。”
为了给白禾报班,陆烬轩竟然就这样随意地将一件引得四妃明争暗斗的事处理了。
邓义带着圣上口谕敲开侧殿的门,本以为白侍君会不满或是别的反应,谁料白禾听完就安静顺从的掏钱。由于陆烬轩没有指明在沈少傅那里读多久的书,白禾就按给邓义的份拿出了三个月的钱。
邓义见他一次性拿出三万三千两银票,心道白家不是什么上好门第,这钱必然是皇上给的。稍作迟疑,他终是在白禾多了嘴。
“在沈少傅名下读书的名额难得。后宫娘娘们想为皇子争这个与太子少傅的师徒之名,为的是什么侍君应当也清楚。可这个名头于侍君无用。如今皇上为了您一气儿让所有皇子都去随沈少傅读书了,娘娘们和一些人的谋算便落空了。”
“司礼监里皆是奴婢这般阉人,奴婢们能进司礼监全凭皇上一句话。您来司礼监自然没什么,没哪个奴婢敢置喙。可您去国子监随少傅读书……恐怕没那么顺当。”邓义向白禾躬身一礼,许多东西便隐没在未尽之语中。
前朝后宫局势将因白禾而牵动,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真正起因是皇上要给宠妃报培训班。
邓义特意回司礼监起草了一封圣旨,工工整整盖上玉玺大印,然后带着九千两白银的银票赶在宫门下钥前出宫,前往沈府传旨。
翌日,多道消息传遍朝野,虽然仍旧是不用上朝的一天,但一大早,内阁首辅罗乐、吏部侍郎何源以及兼礼部尚书的太傅沈博然就在宫门外头请求觐见。
听到宫人通报之后,陆烬轩同时会见三人,并让人去通知白禾来寝殿。
陆烬轩以为经过一天一夜的冷静,加上昨天白禾给邓义钱给得特别痛快,肯定是消气了。结果白禾人是乖乖来了,表情却冷淡得仿若陌生人,那双漂亮的眼睛黯淡无光,麻木无神。
陆烬轩愣了。
可一大早就跑上门找事儿的大臣们没给时间,加起来快两百岁的三个人不知为什么腿脚麻利得不行,没一会儿就从宫门到了寝宫。
三位大臣各自怀揣着心思齐齐给陆烬轩行礼。
然后三个人同时望着皇帝不说话了。
陆烬轩仗着伤没依旧坐在榻上面见大臣,白禾则像尊瓷雕娃娃坐在一旁的书桌后。
皇帝不说话,大臣不说话,宫人们更不敢说话,一群人便彼此观望着沉默。
陆烬轩突然笑了,打破沉默:“三位没话说不如回去。”
罗阁老原来在御前有设座的特权,今天不知是不是皇上忘记了,直到陆烬轩开口也没见宫人搬椅子来给他。罗阁老的政治嗅觉何其敏锐,立即装聋作哑,做出臣子老矣的模样。
何大人官位虽远不如在场另外两位大人,然其能在原吏部尚书高老后力压另一位侍郎掌控吏部大权,他是听得懂官场的话的。
所谓枪打出头鸟,何侍郎默默闭紧嘴,低眉顺眼的样子仿佛在说他官最小,轮不着他先开口。
沈老太傅年近七旬,白发苍苍,比成天装老的罗阁老大了好几岁,是真真正正的年已老迈。沈太傅一辈子醉心钻研学问,曾教过当今皇帝读书,与今上有近二十年的师徒之谊。念及其年老体衰,去年由内阁建议,使其补礼部尚书缺,领太傅和尚书两份官职的俸禄养老。
是以沈太傅如今岁有高官厚禄,却无论后宫前朝都没想过送皇子去跟他读书。因为沈太傅只有虚名,而无实权,与其从动他的脑筋,不如直接找他孙子沈逸春。
沈太傅望向他这一生教导过的地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