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深宅困局
庆国,京师,丞相府。
冬日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庞,林府的后花园却依旧热闹非凡。亭台楼阁间,贵族的公子小姐们聚集于此,他们的笑声和交谈声在花园中回荡。在众人之中,林悦初宛如一朵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梅花,美丽而清冷。
她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淡雅的梅花图案,发间斜插着一支银针,显得更加清冷脱俗。林悦初自幼聪慧,饱读诗书,但因为嫡妹林悦欣的出生,逐渐被家族所忽视。嫡母崔氏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那位娇滴滴的嫡妹,而她只能与母亲在角落里相互依靠。
“小姐,你看那位新来的公子,多俊俏啊!”林悦欣的奶娘抱着她,一边指着远处的公子,一边兴奋地说道。林悦欣年仅十三岁,生得娇憨可爱,此时正依偎在奶娘的怀里,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林悦初微微一笑,眼中没有丝毫嫉妒。她深知,在这深宅大院中,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不被他人轻视。
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出人意料。
几天后,家族祭祀。林悦初像往常一样在祖祠中整理供品,却意外发现供奉的祖像背后藏着一张泛黄的家谱。家谱上记载的世系与供奉的祖像大相径庭,显然是被人篡改过的。
她心中一惊,正想仔细查看,却不料被突然出现的林悦欣撞见。
“姐姐在看什么呢?”林悦欣的声音清脆悦耳,却让林悦初心中一紧。
“没什么,只是整理供品。”林悦初迅速将家谱放回原处,转身面对林悦欣,脸上依旧挂着温柔的笑容。
林悦欣走近几步,目光落在林悦初身后的祖像上,好奇地凑过来:“这祖像是新换的吗?我怎么从未见过。”
“是前些日子重新修缮的。”林悦初心中警惕,口中却淡淡回应。
林悦欣似乎并未察觉到什么异常,只是又问了几句,便被奶娘带去别处玩耍。林悦初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这个妹妹,到底是天真无邪,还是别有用心?
祭祀之后,林悦初多次试图接近祖祠,却都被崔氏以各种理由拦下。她渐渐明白,所谓的“整理供品”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恐怕是防止她继续深挖家谱的秘密。
几日后,家族议事厅。
崔氏端坐上首,身着华贵的牡丹纹锦袍,头戴珠翠,威严而不可一世。“悦初,你已经及笄了,也该为父亲分担忧愁了。”她的声音温和中透着威严。
林悦初屈膝行礼,低声道:“母亲有何吩咐,女儿无不从命。”
崔氏满意地点点头,从案几上拿起一份婚书,缓缓展开:“靖王府的王爷萧景澜,是当今天子十分器重的宗室。他年纪轻轻便已声名远扬。此次他特地遣人前来求亲,足见诚意。你,就去当他侧妃吧。”
此言一出,满室寂静。阳光透过雕花窗户洒在林悦初的脸上,她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靖王府?侧妃?
她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屈膝应道:“母亲既然已有安排,女儿自当遵命。”
崔氏脸上浮起一丝满意的微笑,摆手示意她退下。林悦初转身离去,心中却如翻江倒海。
当夜,林悦初独坐闺房,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清秀的面容上。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既然家族不需要她,她便要去靖王府闯出一片天地!
她打开随身的木箱,取出一本医书《黄帝内经》,轻轻抚摸着那熟悉的书页。这是她多年来的心爱之物,也是她在这深宅中唯一的慰藉。如今,她要带着它,去开启新的生活。
次日,林府张灯结彩,为林悦初的出嫁做最后的准备。车队浩浩荡荡驶向靖王府,林悦初身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坐在花轿中,心中五味杂陈。
花轿一路颠簸,驶出京师,向着那偏远的靖王府而去。林悦初透过轿窗,望着身后越来越远的京师,心中暗暗发誓:林悦初,定要让你的名字,响彻庆国!
却不知,靖王府的王爷萧景澜,早已在暗处,静静等候着她的到来……
此时的靖王府,王爷萧景澜正在书房处理政务。他身着深蓝色的锦袍,腰间佩着一块白玉,面容冷峻。得知林悦初即将到达,他微微皱眉,似乎对这桩婚姻并不十分满意。然而,作为一方王爷,他明白这桩婚事背后的政治考量。
王府的总管李升在一旁侍候,见王爷神情不悦,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您对这位侧妃有何看法?”
萧景澜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深邃地看向窗外:“她能嫁入我府,必有过人之处。不过,她是否真的适合王府生活,还需时间验证。”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李升点头称是,不敢再多言。
而林悦初这边,车队在日落时分终于抵达靖王府。王府的下人们早已在门口等候,准备迎接这位新侧妃。
林悦初在众人搀扶下走出花轿,尽管心中不安,但她面上仍保持着平静。她抬头望向这座陌生的府邸,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这里走出自己的路。
王府的正厅里,萧景澜身着正装,等待着林悦初的到来。当她踏入厅中,两人目光相遇。萧景澜微微一怔,林悦初的清冷气质在他预料之外。而林悦初望着萧景澜冷峻的面容,心中也泛起一丝涟漪。
按照礼仪,林悦初向萧景澜行礼,轻声道:“王爷,妾身林悦初,见过殿下。”她的声音柔婉而坚定。
萧景澜微微颔首,示意她起身:“既然来了,就好好在王府生活。”他的话语简短,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悦初起身,悄然打量着王爷。她明白,在这陌生的环境中,她需要更加谨慎行事。
当晚,王府为林悦初设下接风宴。宴上,王妃、侧妃齐聚。林悦初端坐在席间,面对众人的打量与议论,她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其中一位侧妃王氏,生得艳丽,却带着几分尖酸刻薄。她故意提高声调说道:“这位新来的侧妃,看着倒是个温婉的,不知是否有几分才情呢?”
林悦初心中一凝,面上却不动声色:“妾身才疏学浅,不过略通诗书,还请各位姐姐多多指教。”
王氏轻笑一声,似乎对她的回答并不买账:“那不知侧妃能否当场吟诗一首,让我们开开眼界?”
这突如其来的考问让在场众人纷纷投来目光,气氛一时紧张。
林悦初微微沉吟,随即轻声吟道:“身入王府心犹在,诗书为伴岁月长。愿以医心疗病苦,不求名利只求康。”
诗句虽简单,却表达了她的心志。在场众人听后,议论声渐起。有人赞她才情不俗,也有人觉得这诗过于平淡。
萧景澜一直在旁观察,听到这诗,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或许,这位新来的侧妃,并非表面上那般柔弱。
宴毕,林悦初被安置在侧妃院落。院子里花木扶疏,环境清幽,却难掩她的孤独。
她打开随身携带的医书,轻轻抚摸着书页,心中默念:“从今往后,这便是我的新生活了。”她深知,在这王府中,医术或许是她唯一的依靠与希望。
这一晚,林悦初在陌生的环境中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纱窗洒在她的床榻上,她望着窗外的星空……
第二章:王爷的考验
次日清晨,林悦初早早起身,简单梳洗后便来到了王府的药园。这里是她昨日在王府仆人的引导下发现的,虽不大,倒也齐全,各色药草长势良好。她轻轻推开虚掩的木门,一阵清新的草药香扑面而来,让她的神志为之一爽。
她深吸一口气,漫步走进药园。这里的药草种类繁多,有常见的金银花、薄荷,也有一些较为珍贵的药材,如人参、鹿茸等。每一株药草都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活力。
“早啊,侧妃。”一个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悦初转身一看,竟是萧景澜。他身着浅灰长衫,袖口绣着淡雅的暗纹,发冠束起的黑发间别着一支玉簪,显得格外清贵。
“王爷早。”林悦初微微屈膝行礼,心中略有惊讶,她没想到王爷会出现在这里。
萧景澜缓步走来,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医书上:“听说你通晓医术?”他的声音不冷不热,带着淡淡的探究。
“略懂皮毛,王爷若有需求,悦初定当尽力。”林悦初将医书抱在怀中,语气谦和。
萧景澜轻挑眉梢:“昨日听闻你在接风宴上的诗作,倒是很有意思。不过医术不同于吟诗作对,可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锐利,“你可有真实本事,还是只会纸上谈兵?”
林悦初被他看得有些心慌,但她很快镇定下来:“王爷若肯给悦初一个机会,悦初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升匆匆而来,脸上带着焦虑:“王爷,不好了,三公子突然高烧不退,太医束手无策!”
萧景澜面色一沉,立刻转身往府内走去,林悦初下意识地跟了上去。
“侧妃也来?”萧景澜停下脚步,回头问道。
“王爷,悦初愿一试。”林悦初坚定地看着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渴望。
萧景澜对上她的眼神,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若你出了差错,别怪本王不客气。”
“王爷放心。”林悦初跟在萧景澜身后,心中满是紧张与期待。
来到三公子的寝房,只见床榻上躺着一个不过五六岁的男孩,小脸通红,额头上满是汗珠,呼吸急促。床边的太医正愁眉不展,见萧景澜进来,立刻行礼。
“王爷,三公子的高烧来势汹汹,臣等已经用了退烧的药方,可效果甚微。”太医的声音带着无奈。
萧景澜冷冷地扫了太医一眼,转身看向林悦初:“你有何办法?”
林悦初深吸一口气,走到床边仔细查看三公子的病情。她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查看了他的舌苔和脉象,心中迅速分析着病情。
她发现三公子的高烧并非普通的风寒引起,而是体内有郁结之气,导致脏腑失调。若只用寻常退烧药,只能治标不治本,必须从根本上调理。
“王爷,臣妾需要一些药材,立刻煎熬药剂。”林悦初沉声说道,随即便报出了一连串药材名称。
李升立刻吩咐人去准备,林悦初则亲自监督药材的称量和煎煮。她仔细地检查每一种药材的质量,确保无误后,才交给厨房去煎煮。
煎药的过程并不顺利。起初,因着急求成,火候掌握不好,药汁焦糊。林悦初立即指出问题所在,亲自示范如何控制火候。她说:“火候太猛,药效尽失;太小,则煎煮时间过长,易滋生细菌。煎药需耐心,方能得良药。”
在她的指导下,下人们重新开始煎药。林悦初全程紧盯,不时调整火力,确保药效充分释放。药香渐渐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煎药的间隙,林悦初向萧景澜询问三公子近日饮食和作息情况。得知三公子近日因府中宾客多,常熬夜陪客,饮食也多是油腻荤腥,她不禁摇头道:“小儿脏腑娇嫩,最忌作息紊乱、饮食不节。” 萧景澜听后,面色微沉,显然对三公子的照料不周感到自责。
药汁终于煎好,林悦初小心地吹凉,然后用勺子一点一点地喂给三公子。孩子因高烧而虚弱,喉间有痰鸣声,喂药时几度呛咳。林悦初轻抚其背,安慰道:“公子莫怕,这药虽苦,却能驱走病魔,让公子康复如初。” 她的动作轻柔而有耐心,眼神满是关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萧景澜在房内焦急地踱步,不时地看向林悦初。而林悦初全神贯注地照料着三公子,额头渗出了细汗,却丝毫不敢松懈。
终于,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三公子的额头不再滚烫,呼吸也逐渐平稳。林悦初长舒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
萧景澜快步走到床边,查看儿子的状态,见三公子确实好转,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转而又看向林悦初:“你做得不错。”
林悦初微微一笑:“王爷过奖,悦初只是尽了自己的所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王氏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见到三公子好转,她又惊又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孩子怎么突然就烧起来了?”
萧景澜冷着脸看向王氏:“问那么多做什么?三公子已经没事了。”
王氏却像是没听见他的话,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林悦初:“你到底用了什么手段?怎么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
“王氏,够了!”萧景澜一声低喝,王氏这才闭上了嘴,但眼神依然充满敌意。
林悦初心中一沉,她知道,尽管这次成功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