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大佬她拿了渣女剧本[快穿] > 第31章 七零年代恶毒白莲花13

第31章 七零年代恶毒白莲花1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就是我家里的情况,如果我有什么说的不清楚的,大家可以问我。”

老太太原本想着岑知青家里,估摸着就是城里人家,但没想到人家家里条件这么好,母亲在文工团工作,父亲在部队里。

爷爷奶奶是退休干部,这样的家庭一家人一时无言,老太太当然不觉得自家孙女配不上,但问题是现实角度来看,两家家庭地位确实差相当多。

人家父母万一不愿意,很勉强即便孩子嫁过去,那也是受罪的。

老太太一时拿不定主意,墨母也是纠结同样是女人,作为过来人,别人家的儿媳妇,她更明白其中的艰辛。

老太太思忖了片刻,这几年来人家男孩的心思她们也心知肚明,无论如何也要给个准话了,不能耽误人家孩子了。

因此她谨慎的开口,“孩子你的意思我们明白,可我们两家实在是悬殊太大。”

从心里来说她盼着两个孩子有缘,但她也到了这把年纪了,看岑言书就跟看自家孩子一样,不希望他因此遭受波折。

“你的家庭条件,该找个门当户对的,我也不希望囡囡因为这些,并非她能决定的事情而受到伤害。”先不说他父母能不能接受她,就单说那种圈子里,这周边人能看得起的?

别说岑知青的长辈不愿意,换位思考要是他们家有这条件,她肯定是不同意的,门不当户不对的。

到时候难免生出乱子,老太太越想越觉得对。

婆婆分析的都是为着女儿好,墨母当然更没有意见,反正她们家里人早在决定邀请,岑知青吃饭之前大家就商量好了。

成便皆大欢喜,不成也不要紧。

男人多的是!

岑言书也听出来了墨奶奶的意思,不仅没有丝毫不快反而为墨染开心,她的家人都在全心全意爱着她呵护着她。

“奶奶伯父伯母大哥。”说着他从外衣口袋里拿出几页信纸,“我理解你们的顾虑,我父母因为工作抽不开身亲自过来,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这是我母亲的信。”

“她让我务必转交。”

岑母在儿子的信里,看到儿子把人家姑娘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再看看自家一向骄矜的儿子那不值钱的样子。

隔着信都能感受到,岑母就想亲自过来拜访。

奈何傻小子说的太突然了,之前就硬是一点风声不肯透露,没办法临时走不了。

考虑到儿子信上介绍的女孩家情况,岑母未雨绸缪的下笔,为此还特意把儿子信给丈夫,以及公公婆婆都看了。

岑奶奶带着老花眼镜捧着孙儿的信,一字一句看的认真,以往端庄得体的老太太笑的开怀。

老太太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恨不得立刻出发亲自去跟亲家聊婚事才好,自从孙儿下乡插队之后,家里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沙发另一半岑母戳了戳丈夫,婆婆年纪大了身体本来就不好,岑父瞬间接收到信号。

“妈,这大老远的现在天气又冷,而且我们这情况也不好去。”身处这个位置无数双眼睛盯着,搞不好上面就说搞资本作风。

现在这种档口老太太也不是不明白,就是因为明白才恼火,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想亲自去看看孙媳妇替孙儿说婚事,这样才显得重视嘛。

现在这哎~

“妈。”老母亲不高兴岑父只能继续哄,“您也不用难过,没准过两年孩子就回来了。”

岑父点到为止,老太太眼睛唰一下亮了,知道儿子能透出点意思,那就是八九不离十了。

母慈子孝这不就来了嘛~

墨奶奶不认识字,墨爸经过女儿的扫盲工作,高低摆脱了文盲的包袱,这会认真的读着信,生怕漏了哪个字。

墨爸一边读一边念给老母亲跟媳妇听,哪怕是慎重的墨奶奶,也说不出人家有那里不对的。

岑母在信上事无巨细的,介绍了一遍自己家里的情况,从家庭成员到工作收入,以及家里环境条件等等。

说明了儿子一直没有口风露出来,两个人的工作单位特殊原因,年末没办法说走就走。

墨奶奶听完沉默了许久,孩子大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也常常会想她将来的归宿在哪里,期盼着她成家立业过的开心幸福。

但当这一刻真的即将到来的时候,心中难免思绪万千。

只化作一句,“好,既然你父母没有意见,那就由我做主了.......”

因为岑家父母不在这边,事情既然经由两家长辈同意,岑母寄给儿子一万块,让他先转交给女方长辈。

岑母想着最迟过完春节,到时候她们过来亲自上门提亲。

当岑言书再次从怀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的时候,墨家人也没有多想,岑言书直接递给墨奶奶。

奶奶摸着这厚厚的一踏,不明所以的打开,下一秒她迅速把信封塞回岑言书手里,老太太这辈子都没讲过这么多钱。

震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可不行,岑言书想到母亲信中交代的,这可是以示尊重不然男方长辈,没有亲自登门就算了,就这么在书信里沟通一下。

啥也没有,也不成空手套白狼呢嘛?

这哪能行啊?不合适不合适。

一万也不是什么彩礼,就是给人家姑娘的见面礼。

“老岑,你说一万会不会太少了点?”

岑母晚上躺在床上左思右想,觉得是不是太小气了些,丝毫不顾老公的死活。

岑父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在心里连连骂了几遍孽子,要不是迟迟没有收到儿子的信,老婆也不至于成日担心来折磨他。

是儿子娶媳妇,怎么第一个受害者是他呢?

岑母越想越觉得不够,应该在挑些礼物送给亲家那边,丝毫没想到她已经chuang飞了墨家全部人,除了墨染。

墨奶奶把信封一把塞回来,岑言书直接握紧奶奶的手,从新给塞了回去,一老一少几个回合看的另外的人一脸懵。

墨爸抱着迟疑的态度打开瞅了一眼,连连说着这不合适不合适。

实在是太多了,也不是说不用彩礼,自古以来都有三媒六聘这个说法,但差不多就行这真的是太多了。

看一家人这态度,岑言书哭笑不得。

“奶奶,叔叔阿姨,我母亲因为不能亲自过来见你们,觉得很失礼她很喜欢染染,这也是她的一番心意。”

至于为什么钱没有直接给墨染,结婚这些都是一般先给女方长辈,再由长辈给女孩,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下来,也是担心有的给了女孩,直接被男方使计谋找各种理由拿了去。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岑母的这个做法细致周到,让素未谋面的墨家人,对岑家印象又好了不少。

凭着岑言书这一番话讲的,再推拒确是不好了。

圆满解决母亲交代的重要事项,岑言书也松了口气,眼见天色不早了,墨奶奶让墨染送一送人。

“囡囡,你送一下言书。”

两个年轻人也应该有话想说,让他们有机会单独相处相处。

墨染在心里吐槽奶奶,几个小时还岑知青呢,这会就言书了?

“不是说让我考虑你吗?”

岑言书知道她的意思,“是啊,所以诚实的让你跟你的家人,了解到我与我家人的想法。”

他一脸我想的多周到的样子,墨染被堵的不上不下,看了就让人牙痒痒。

接下来墨奶奶还没来得及,说两个孩子定亲的事,很快大家就被恢复高考的消息砸的七荤八素,当然大部分村民都不怎么在意,毕竟自己家里也没有知识分子。

高考与他们无关,最先知道的是知青点的知青,知青们拿着报纸激动的不行,终于有机会可以回城了,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离开这。

他们并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哪怕几年过去了午夜梦回,没有人会不想回家。

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有些算是喜忧参半。

有些知青尤其是女同志,城市里过来的本来就没干过农活,回城基本上也是奢望,有些死心了就干脆跟当地,还算不错的青年结婚生子。

有些男知青同样娶了当地的姑娘,成家立业大家本以为就一直这么过下去,那也就认了现在报纸上刊登的消息,让他们早已经绝望的心,从新开始沸腾起来。

这里一眼望不到头,没有亲人朋友的生活让人麻木,因此家里但凡跟知青结婚的配偶,看到这一则消息没有谁是真的开心的。

这就意味着他们其中,很快就有人要走要闹离婚,村长知道这个消息也着急的,嘴上起了几个大燎泡,没办法闹出事情来倒霉的还是他。

但是这说实话,人家知青想回家也能理解,毕竟人家有文化这么好的机会,考上大学那就是大好的前程啊,这不比呆在这么个地方强。

这么想着,村长觉得还是人家墨婶子有远见,当时顶着多少不赞同的声音,硬是要送墨染去读书,好在那小丫头也争气。

那丫头肯定要考大学,村长失落的想,不过转念一想村里出了个大学生,他脸上也有光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