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准备让锦丫头一辈子不嫁人了呢。”马皇后拍了拍胸脯道,“你可别将锦丫头推出去,那丫头嘴上叫着不成亲好,可心里还是期待的。”
“我知道,”朱元璋道,“我没那么蠢,若是没那该死的系统,她爱嫁谁嫁谁,什么时候嫁都可以,但……她只能嫁给标儿或者老四。从她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十分在意平等,既然如此,她定难以接受为人妾,那么,她嫁给老四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我不甘心,秀英(马皇后原名马秀英),你和标儿怎么就走在了我之前呢?”
马皇后见朱元璋双眼翻红,不由伸手将朱元璋揉入了怀里,轻声安慰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或许标儿就是没有做皇帝的命呢,重八,从锦丫头的态度中看的出老四做的也不错,你又何必强求呢?”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伸手抱住了马皇后,他就是要强求怎么了?他都能从乞丐变成天下之主,他的标儿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大明的第二位皇帝呢?
少年夫妻独有的默契让马皇后明白了朱元璋的心,犹豫了一会,马皇后没有再劝,而是道:“让人抬一抬锦丫头的身份吧,日后指不定要母仪天下的人,现在这个身份弱了些。”
说到正事,朱元璋默默收敛了情绪,坐直身子道:“嗯,想要你和标儿长寿,定要用到那所谓的现代医学,但那东西不属于现在,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拿出来,那些属性不明的系统或者人发现后定会盯上咱们,这不利于咱们暗中发展,不如拿这个做些文章。”
“这怎么做?”马皇后问道。
朱元璋道:“我找人问过了,有一种特殊命格叫天医临命,这个命格再加上药王孙思邈的梦中指点,锦丫头拿出这些就不奇怪了。”
“难怪你要让锦丫头去当女道,”马皇后笑道,“开元普度天尊(孙思邈)在民间的地位可不低,有他保驾护航,锦丫头拿出的那些定能得到大家的重视。不过你别忘了老四,云儿逝世已经有小半年了,待到今年年底,你还不给他续弦,还将高炽接进宫养,朝中那些大臣定有意见。”
“没事,找个什么流年不利又或者正在走桃花煞之类的借口拖了三五年不续弦不难,”朱元璋不在意道,“高炽那里你多用心,虽然咱更想将位子给雄英,但后手还得做,偶偶也让高炽和锦丫头培养培养感情。”
“我有数。不过高煦还有老四的两个闺女你准备怎么办?”马皇后问道。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茶道:“过段时间也接进宫养吧。”
“这样是不是过了些?”马皇后犹豫道,“我怕标儿会胡思乱想。”
“我和标儿聊过了,”朱元璋道,“眼下北边的大漠,西南的云南,东边的琉球,南边的安南……处处都要征战,老四怕是甚少在京。”
“一定要老四上吗?”马皇后不舍道。
朱元璋冷眼道:“你看看那些和咱们一起的起家兄弟们现在都在干什么?仗着自己是开国功臣,仗着自己有丹书铁券就肆无忌惮的鱼肉乡里、欺压百姓,他们眼里还有王法吗?还有咱这个大哥吗?你还敢将军权交给这些人吗?妹子,不是谁都和徐达一样有数的,再说徐达也要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讲句实话,他还能撑几年,三年五年或许行,十年二十年呢?小一辈中除去标儿,还有谁能服众?老四不顶上,谁顶上?”
马皇后闻言顿时没了声音,明明大家都是穷苦百姓出生,怎么就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呢?
马皇后想不通的事情,朱元璋一样也想不通,但朱元璋没有过多的纠结这些人为什么变了,而是干脆利落的准备用胡惟庸案将这些人都解决了,一如正史上的朱重八一样,只是这一次有了徐妙锦,朱元璋会温柔一些,那些真犯错的人,他不会放过,那些无辜的,他尽量不牵连……
“我估计老四最早也要到明年再出征,”朱元璋若无其事的转移话题道,“等他出征后,你再将高煦和两个小闺女接进宫来,不过就不要专门放你这养了,拨个宫殿给他们住就是。”
“我知道了。”马皇后应道,“老四媳妇定锦丫头的话,清丫头和琳丫头你准备怎么办?现下也没有适龄的皇子……”
“唉~”朱元璋叹了口气道,“头疼,老七去年便成亲了,老八才12岁,配琳丫头都有些勉强,清丫头……头疼。”
“曹国公家如何?”马皇后提议道,“文忠是二姐的儿子,他的儿子配清丫头怎么样?”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道:“不行,文忠的长子可是李隆景,就是那个在靖难之役中屡屡败给老四的家伙,让他娶清丫头开什么玩笑?再说他和老八一样大。”
马皇后:原来是那倒霉孩子啊,他娶清丫头确实不妥。
“让他娶清丫头,还不如让老八娶呢。”朱元璋没好气道,“真是的,怎么就没一个合适的呢?”
马皇后无言以对,适婚的儿子就那么几个,徐达的身份也不低,让他的女儿做侧妃简直是在侮辱人!还不如嫁到国公府当国公夫人呢,好歹是正室。
徐妙琳倒是不急,年前腊月的时候刚刚及笄,再拖一两年无妨,但徐妙清已经18了,徐妙云在她这个年纪已经生了四个孩子了!
思来想去,朱元璋最终决定让徐妙清嫁给西平侯沐英之子沐春,两人年纪相仿,且沐英是朱元璋的第一位义子。虽然辈分上有些尴尬,但第一什么的,大家懂的都懂。他的人品朱元璋信的过,不是那种会欺压百姓的人。从资料上看,他也没被卷进胡惟庸案,这样的人选正合适。
当然,这一切得等徐达和沐英从北边回来再说,是的,这次北征沐英不仅自己去了,还将沐春带去了……
不过朱元璋还是在群聊里简单的和徐达通了个气。
沐春:奇怪,大将军这是怎么了,怎么总觉得他看我不爽呢?
徐达:呵呵,谁让你就要拱我家白菜了呢!
睡醒后的徐妙锦看到留言后,一言难尽的道:【这个人选……死的有点早,要不换一个吧。】
【哈?】朱元璋一脸不解的回道,【有多早?】
【唔,逝于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就比朱八八迟那么一点点。享年36岁,似乎无嗣而终,因为他死后爵位传给了他的异母弟弟沐晟。】徐妙锦道。
【等等,这么说起来,英儿去的也很早?】马皇后追问道。
【是的,他在洪武十五年听闻您去世后,就接连三日不肯进食,后因悲伤过度而咳血,几近昏厥。缓过来没多久又听闻太子去世,就此患病,同年六月在官邸视事时,突然中风倒地,没过多久就逝世了,享年48岁。】八卦系统补充道。
马皇后瞬间心痛的捂住了自己的心脏,她的标儿、英儿啊……
【所以只要娘和大哥没事,沐大哥就没事,对吧?】朱棣道。
【基本上是这样没错。】徐妙锦回道,【沐英这人能干,最好还是别死那么早。他仅用了十二年不到的时间就平定了云南,将云南纳入了大明版图,大明就此确立了对整个河西走廊的统治。在航海时代彻底来临之前,河西走廊对中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后世我们已经可以自由航线了,可依旧没有放松对河西走廊的控制。东边走不通那就走西边,总有一边通的不是。】
朱元璋赞同的点了点头,这东西通透的好处大大滴,傻子才会放弃。
【控制河西走廊后,我们就可以通过陆路、通过阿拉伯商人将我们的东西卖到欧罗巴去,】徐妙锦道,【虽然通过海路也能到欧罗巴,但两边同时进行赚的更多啊,斯哈~】
朱棣摸了摸下巴道:【我们或许也该仿照汉朝建立西域都护府,一方面保证朝廷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兴修水利、教化百姓让当地人逐渐认可大明,直至成为大明的人,大明的领土……】
【这个可以有,】朱标认同道,【河西走廊在乌斯藏(西藏)和大漠(蒙古)之间,这个位置太妙,只要操作得当,朝廷将乌斯藏和大漠收入囊中指日可待。爹,想办法尽快拿下云南吧。】
【嗯,让我想想如何操作。】朱元璋边磨搓下巴边思考道。
徐妙锦道:【可以试试让当地世俗化,乌斯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大漠普遍信仰萨满教。为了防止底层暴动,两地统治者基本都用宗教作为统治工具。但宗教这东西,懂的都懂,一旦有人成功歪曲教义就有可能会制造出一堆狂信徒,那玩意的危害力有多大,你们都懂。不然中国为什么要灭佛呢?】
【宗教如果只是用来当作心灵慰藉的话,危害倒是不大,一旦疯狂……】马皇后摇了摇头道,【那就致命了。】